[摘要] 随着“老龄化”加速到来,养老金“缺口”成为学界和一些市民担心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以“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尝试以房养老模式为老年人养老提供更多资金保障,享受更好的养老服务。
5个月仅12户22人签约,老年人不太接受
目前该险种已经推广5个多月,通过律师调查、房屋抵押登记、公证等相关手续后,7月2日,该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向位投保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客户发放了笔养老金。截至目前,试点城市也仅有12户共22人签约,相比我国2亿多的老年人基数来说,占比微乎其微。首批投保的客户既有孤寡老人、失庭、空巢家庭,也有有子女家庭的老人。
西安市民对“以房养老”怎么看?家住城北凤城五路的冯先生今年60多岁了,他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办理该业务,“当然是养儿防老了!一辈子打拼下来才有自己的房子,买了就应该传给下一代,中国人传统都会把房留给孩子,图个儿孙幸福,我们晚年也幸福。”
家住城南太白小区的刘先生退休几年了,他从新闻上看到过相关报道,也有自己的顾虑。“老年人如今都有退休金,没必要把房子抵押出去。”他说,家里孩子孝顺的话,也用不着抵押房子。
业内称,新兴险种还需时间来改变老年人观念
一家寿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周先生说,他了解过“以房养老”保险,设计有可行性,但是需要时间推广。目前很多国家都在推行“以房养老”,比如新加坡,政府把“以房养老”当做公益性制度,效果也比较好。目前国内“以房养老”从今年才开始仅在北上广和武汉有试点,也只有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相关业务,“刚开始推进会比较缓慢,加上传统影响,老年人认为房应该传给子女,帮他们分担压力。而且目前城市房价较高,大家对房产看得比较贵重,不愿意轻易抵押出去。”
专家建议,老人应该持更加开放心态,尤其是一些失独老人、孤寡老人,晚年没有子女赡养,可以尝试“以房养老”等方式,为自己谋划更幸福的晚年生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