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尽管上两个周末锡城两大百货借年中促销吸金2.5亿元,一时的好光景仍然难掩零售持续的困境。
■综合体运营模式受到质疑
不仅仅是小型百货、商业地产艰难度日,实力雄厚的老牌或新星零售业者也面临着“面子挂不住”的窘境。
在无锡高端的恒隆广场2楼、3楼,记者细数了一下,有50%左右的商家已经撤离。3楼一家被左右关店围挡“夹击”的商家告诉记者,“已经走了很多,下个月合同到期我们也要走了。”问及原因,营业额难以支撑租金是棘手的问题。这位商家说,开业初期生意还不错,但随着顾客的新鲜劲儿过去,生意一落千丈,“我们这家店的月租金是9万元,但是开店两年来月销售从没有达到这个数,差的月份只有1万多元。”隔壁一家女包店,开业2个月只卖出2只包,不得不损失押金走人。“综合体的运营模式对百货来说还是有硬伤。”她分析,百货对每个商家的销售十分关注,稍有回落就要查明原因;而综合体只负责收取年租金,对生意好坏没过多关注。“主要是商务条件,百货采取联营扣点,会想方设法帮你提高销售,大促的时候还能主动让出一部分利益,但是综合体在这方面一点空间都没有。”这位人士透露,今年年初,有商家因为业绩差向商场提出联营方案,但未能达成共识。据了解,今年9月是恒隆开业至今为期两年的批合同到期,多数品牌是走是留尚不得知。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无锡近年来开业、拟开的综合体都在面临着百货类品牌招商的困难。一家位于蠡湖边的大型综合体开业半年,一楼主要铺位依然空缺,据闻总部已经下了后通牒,“年内必须开出来。”而后继者如传闻即将开业的京东广场,将开店日期延迟到了年底;惠山区百乐广场也仅开了一个大润发;锡东片区一些拿地的商业体至今没有动作。
■百货疲软餐饮凑数致“左右互搏”
在惠山万达百货,商场调整已然开始,整个5楼已经清空,光线昏暗只剩下一家美容健身机构。对于万达的关闭、压缩百货一说,内部人士认为只是集团换了种思路去招商,让整个百货业态的布局更为合理,并非抛弃百货。但记者发现,整个惠山万达广场内餐饮、休闲业态已经相当丰富,万达百货内再追加这些业态未来又是“左右互搏”的情况。
在广益哥伦布广场的珑安百货生意同样不景气。珑安百货一共2层,记者昨天中午进门后在层发现不少店铺已经关门,原有的铺位在做特卖。整个一楼设置的特卖区域非常多,但顾客寥寥。去百货、重餐饮,已经成为零售疲态下商家的活命“灵药”,但是这剂“苦水”浇灌下的“恶果”已经显现,不少综合体内的餐饮都出现了客源不足靠团购支撑的情况,拼完了餐饮,还怎么玩呢?
实体零售业集体下挫并非无锡独有,各地日前纷纷爆出百货、综合体关店新闻。在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有人选择守望,有人选择转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实体零售业已经告别了高转速时代,接下来就是看谁更专业。
》》》》推荐阅读
无锡库存全面下跌剩16万套 房价还要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