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工棚事故多发,他们咋安居乐业?

——江阴外来务工人口下降引人关注

江南晚报  2015-05-25 10:52

[摘要] 今年4月12日晚,在暴风雨中,江阴一处公寓楼的顶层发生坍塌事故,这是一处聚集了百余外来务工人员的场所,万幸的是未造成人员伤亡。无独有偶,不久前另一处外来务工人员群租的房屋发生火灾,工友的私人物品被付之一炬。这些事故背后集中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该给外来务工人员一个什么样的居住条件?

今年4月12日晚,在暴风雨中,江阴一处公寓楼的顶层发生坍塌事故,这是一处聚集了百余外来务工人员的场所,万幸的是未造成人员伤亡。无独有偶,不久前另一处外来务工人员群租的房屋发生火灾,工友的私人物品被付之一炬。这些事故背后集中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该给外来务工人员一个什么样的居住条件?

工棚事故屡发,他们的居住问题谁来关心?

4月12日当晚的事故发生后,江阴119指挥中心出动了两辆消防车赶往现场救援。救援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在现场发现,6层楼的公寓实为5层,1到5层是原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第6层则完全是搭建的简易棚。由于当晚狂风暴雨侵袭,简易棚棚顶被整个掀开,简易棚也随之坍塌。现场供电也中断,救援不得不在一片漆黑中进行。

事后调查发现,这个公寓楼住了1000多人,仅6楼的简易棚就住了100多人,好在风雨中并未有伤亡。事发时是傍晚,有不少人在撤离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我当时在喂小孩吃饭,风一来屋顶被掀开我赶紧抱着小孩逃出来,孩子鞋都没来得及穿。”一位外来务工人员称。在消防官兵使用吊车、云梯等设备对楼顶进行清理时,原简易棚租住人员被暂时安置在旅馆中。再经了解,记者获悉这个公寓顶层是轻钢结构,是因为公寓租住者越来越多、房东才自行搭建。

相隔没有多久,江阴一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发生火灾,因过火太快,两层楼的房屋里多名租住者惊慌失措地跳楼逃离,所幸也未有人员伤亡。

这两起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在外来务工人员工伤意外已经得到很高关注和法律“援助”的时候,因居住条件差、配套不完善而发生的意外,渐成为给外来务工人员造成伤害的一大因素。

简易棚常见,不能总到出事故再追悔

江阴安监部门工作人员孙益民介绍,目前在江阴的外来务工人员大约80万,对比前几年人数有明显下降趋势,他们目前大致有这样几种居住方式:有经济条件的自己购房;企业安排宿舍、住处;租住便宜的民舍;此外,在村头、空置地、鱼塘边、空余的仓库等地自己搭建工棚或租住工棚。特别是简易棚,形式多样、广泛存在,安全系数低。有的建筑工地上,上面是新造的房子搭着脚手架,下面是搭建的简易棚,存在着严重安全隐患,一旦建筑材料坠落,就可能造成伤亡;有的外来务工人员乱搭乱建,乱拉电线,在空地上弄几根钢管支撑一下,弄几块塑料布盖盖,就居住了下来;有的种养殖承包户居住的大棚还要简陋,都已经到没法形容的地步。

孙益民说,在江阴简易棚并不是个例,部分租住给了外来打工人员,因为租金低廉,很多租住者忽略了这些简易棚的安全问题,蜗居其中。记者采访到的一位打工者就称:“也想住好的房子,但是每天打工早出晚归,工资又低,这种棚也就是落落脚的地方。”

“打工不易,蜗居更难。但还是希望在江阴的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都能注重安全问题,对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因为见过悲剧,孙益民说不得不三令五申,提醒外来务工人员、提醒用工企业。

谁用工谁解决,但还需更多出路

据了解,2008年建设部等五部门曾经下发过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明确用工单位是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责任主体,要为招用的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要求各地将长期在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民工居住问题,纳入城市住房建设规划。

时隔7年,当农民工这一用词逐渐被外来务工人员代替时,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实质上日益凸显了。对于这个问题,江阴房管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说,目前现状是谁用工谁负责解决。

据介绍,早在七八年前江阴就开始学习昆山的做法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孙益民也到昆山现场参观学习过。他认为,这个问题首先要靠企业来解决,其次政府与社会联办,可以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实行市场化运作,这样可以降低租住房的价格,降低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成本,更好地吸引他们安心打工,同时,也帮助有闲散资金的市民解决闲钱的出路。总之,解决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需要农民工个人、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四方合力,尽量采用市场化机制。

江阴一位基层的社会工作者,长期接触外来务工人员,他认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居住问题,政府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不可避免,这主要是政府层面得意识到这种公共补贴是一种社会投资,能够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安居乐业,是对整个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已有良好范例,促进企业得人心、获发展

在江阴,也有对外来务工人员居住问题解决得好的企业范例,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天华纱业集团就是一个。每天下午4点多,就有一拨企业员工下班,他们有序地从生产车间走出厂门,其中相当一部分员工下班后回到了自己的“家”。这里是外来员工集中居住区,企业先后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职工生活区,有女工楼、男工楼和夫妻楼,生活区内安装了空调、电视、电话、浴室,还配套食堂、超市等。此外,建有2000平方米的天华职工之家和活动广场。

走进天华职工之家,有藏书5000多册,有30多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有2个公共电视室,有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的健身活动室、溜冰场、歌舞厅和影视厅。在广场上,可打羽毛球、篮球,还建有固定的露天演艺舞台,所有活动都免费向外来员工开放。职工之家还融合了生活帮扶、心灵家园、工会之家、调解室等阵地,为职工提供服务。

天华纱业集团的周爱明介绍,纺纱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天华总部,就有外来员工2000多名,其中80%为女工,大部分居住在企业生活区。因为有了这些各方面条件上乘的居住地,这几年,在民工荒、招工难的大背景下,天华纱业依靠老员工带新员工,扩充增员化解了招工难情况,保障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已是城市发展“必答题”

“城镇化发展脚步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考量安居乐业的目光不能只看本籍户。”近年来,江阴也遇到了外来务工人口下降的问题,更需要重视维系流动人员之于城市建设发展业已形成的稳定支撑关系,前述社会工作者认为,一些城市已经在探索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上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比如建立“民工公寓”,下一步应借鉴国外经验,把改善外来务工居住条件纳入整个社会的住房保障体系中,将廉租房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的建设摆在同等地位。

对应到江阴,他提议尽快制订外来务工人员公寓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应包括对房地产商投资兴建民工公寓的政策; 对经济开发区内集宿区建设的规定,如项目申报、规划选址、土地使用等。对民工公寓的管理,如成立物业公司,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 切实加强内部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消防安全和防范事故等日常管理工作。

而在江阴住房建设规划中,增加以建设民工公寓为主的民工住房供应的规划,明确规定民工公寓的规划选址、功能布局、配套设施、规模标准和建设验收等。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农民工公寓。采取建设一定规模的民工公寓与商品房地块竞拍挂钩,或直接财政补贴建设费用等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民工公寓。在经济开发区内设立集宿区,允许开发区内企业集资兴建民工公寓。

在现有住房政策上,也有可动一动的余地。比如尝试允许企业自建职工集资房,并在土地税费上给予政策支持;在户籍改革的基础上消除壁垒,鼓励金融机构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低息长期的银行贷款,甚至是公积金贷款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无锡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