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清和模式”为啥叫好不叫座?

江南晚报  2015-05-22 15:21

[摘要] 近年来,每逢6月新生报名将近,都是新市民子弟“名校”清和学校校长单正圻头疼的时候。“每天至少要接到十几个家长电话,都是要给孩子报名的,还有的干脆直接上门。”而这些家长往往都不属于清和的辖区,并不符合该校的入学条件。“希望清和的模式能尽快在全市推广开来,光一个清和真挑不起这副担子。”

近年来,每逢6月新生报名将近,都是新市民子弟“名校”清和学校校长单正圻头疼的时候。“每天至少要接到十几个家长电话,都是要给孩子报名的,还有的干脆直接上门。”而这些家长往往都不属于清和的辖区,并不符合该校的入学条件。“希望清和的模式能尽快在全市推广开来,光一个清和真挑不起这副担子。”

低门槛招收新市民子弟,却成了“兜底”

在清和学校门口,贴着一张招生通告,与一般公办学校要求新市民子女入学出示“五证”不同,仅要求在南长区范围内居住满半年,同时有暂住证就可以了。单校长表示,南长区教育局探索的“清和学校模式”,学校是民办的,当地教育部门提供闲置的公办教育资源,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硬件水准。但他们想不到的是,这种“公助民办”低门槛模式,非但没能在全市推广开来,倒成了其他地区推托学生的“兜底”学校。

“我们去区里的教育局问的,他们说你不符合条件就去清和学校上,谁知道这里只招收南长区的学生。”记者电话联系了一位强烈要求清和学校接收自己孩子的周女士。她坦言,自己是做小生意的,没有缴过社保。按照自己的条件,在居住的那个区孩子是上不了公办小学的。

创办之初仅为了解决南长区新市民子女上学难问题的清和学校,每到招生报名的时间,几乎全市不符合公办小学入学条件的家长,都会找到这里来。“据我从家长处了解到的信息,有的区教育部门直接就让那些不符合本区条件的家长‘上清和去’,还告诉他们说清和是面向全市的。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清和招收的学生中确实很多人的家不在南长区。”单校长颇为无奈,“我们是南长区的学校,一个年级就只有4个班,每年的运营经费都很紧张。如果接收其他区的新市子女太多,我们真的承担不起。”

现行考评体系使“清和模式”推广难

“我们学校的经费基本上是靠南长区的一些扶持政策、学生的学费以及社会的捐助,所以规模不可能再做大了。”单校长希望市内其他城区也可以用清和的模式办更多的“公助民办”学校,切切实实地解决新市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其他区的领导也来参观过,都说非常赞同我们的模式,但我们学校已经办了6年,全市还是只有我们一家这样的学校。”

为了把清和学校办好,已经退休的单正圻不得不动用个人的全部资源,他利用自己打乒乓球和书法的爱好,以乒乓外交、书法外交的方式为学校拉赞助。知道现在有的企业家喜欢《金刚经》,他甚至手抄经文进行拍卖,为学校筹款。

虽然费了不少心血,但有的时候他仍感自己是“吃力不讨好”。因为低门槛导致了生源差,生源差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成绩较差,如果被抽测到,终又会拉低全区的测试成绩。比如近的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上,该校有一个中专预备班(初中)的120名学生被抽测,成绩不如一般的公办学校,拉低了南长区的总体成绩。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考评体系,成为“清和模式”难以在其他区推广的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所以我们希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每年的中考、学业水平测试采取更客观、公正的评估方式。”

新市民子女入学问题关乎社会稳定

“清和学校这样的模式,不是教育局不想办,而是当地政府认为这是一个包袱,就是不积极。”无锡市某区一位教育局人士告诉记者,辖区内很多子女不符合入学条件的新市民都是小商小贩,一般不会缴纳社会保险,流动性也很大。“有的孩子入学读了一两年,可能又要搬到别的区甚至别的城市去了。”所以当地政府对解决这些孩子的受教育问题积极性不很高,担心自己办出了这样的学校,会像单校长的清和学校一样,引来别的区的外来子弟。

尽管行政主管部门有各种难处,但新市民子女的入学需求却是真真切切的。对此单校长的感受很深,“今年寒假刚结束,就有一个完全不符合我们入学条件的小学三年级家长在学校门口堵我,非要把孩子插班进来。这些孩子如果没有书读,在社会上学坏了怎么办?这些家长虽然平时都很忙,但是孩子读书的问题是没有人不关心的。可以说,我们多收一个孩子,无锡就多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我们的能力就这么大,真是心有余力不足呵。”

单正圻认为,由当地教育局选派退休教师,利用闲置的公办教育资源开办类似清和学校这样的新市民子弟学校,应该每个区都有这个实力。清和学校的6年实践,让他更加体会到了解决新市民子女上学难的必要和重要,“不仅为了教育公平,也是为了无锡的社会稳定。”

 【延伸阅读】

无锡小升初择校生只允许10%!

教育部通知要求:严禁初中教师干预学生填志愿

小升初政策公布 民办初中网上报名6月20日开始

无锡2015小升初方案,坚持免试对口入学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无锡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