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无锡籍文化学者彭林"中国现行的学位服一定要改"

江南晚报  2015-04-05 01:30

[摘要] 2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导彭林教授回到家乡无锡,做客由市文管中心等主办、江南晚报社协办的“东林国学大讲堂”。无锡各界代表近千人在红豆杉大会堂聆听了这场文化含金量极高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主题讲座,彭林对“服装是民族表征”的解读,尤其令人心灵震撼。

中国学位服

2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导彭林教授回到家乡无锡,做客由市文管中心等主办、江南晚报社协办的“东林国学大讲堂”。无锡各界代表近千人在红豆杉大会堂聆听了这场文化含金量极高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主题讲座,彭林对“服装是民族表征”的解读,尤其令人心灵震撼。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使命”

彭林1949年10月出生于无锡。1965年,彭林从无锡市第四中学毕业,考入南昌航空工业学校(现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至国营赣江机械厂当装配钳工。彭林文科基础好,1973年,他被安排在厂子弟学校教中学历史、地理等课程。1982年,彭林到北师大历史系进修一年。对中国文史钻研得越深,他越发觉得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值得一辈子追寻。通过刻苦自学,彭林考上了北师大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1989年,彭林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7年,彭林作为人才被清华大学引进。

彭林自小深受东林党人顾宪成和国学大师钱穆两位乡贤的影响。在他看来,顾宪成和钱穆,皆是对中华民族产生过深刻影响的知识分子。“钱穆讲知识分子首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其次是强调自身的学术修养对传承‘道统’的作用”。有感于家乡先贤的做人根本,彭林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在各地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除了给清华本科生开课讲中国古代礼仪,彭林还经常受邀出国讲学,一位曾自认为是“中国通”的美国学者,在听了彭林的讲座后方知自己所学尚浅。

中华民族的正装是“西装”?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学者,彭林对具民族表征性的服饰进行过专门研究。彭林好几次接到会议请柬,上面都写着“请穿正装”。他打电话问什么是正装?对方回答“西装”。“西装什么时候成了我们的正装,那我们的民族服装叫什么?难道叫‘邪装’?现在什么正式场合都得穿西装,不穿西装就觉得自己不合礼仪。我们民族的自尊、自信、特色在哪里?”

“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这句话彭林在讲座中反复强调。他认为,一个民族鲜明的文化表征就是服装。古代礼仪要求人们“正衣冠”,衣冠是民族认同的符号。彭林举例,阿拉伯人的富裕程度超过中国,但他们仍然坚持穿民族服装而丝毫不会觉得丢人。

江大纺织服装学院教授、传统民族服饰研究者崔荣荣对此也有感触:“对于中国人来说,让一个普通人穿着传统服饰出门,他可能会有顾虑,也会有很多人围着他看。但在韩国和日本,人们并不存在这种困扰。”

彭林推崇中山装,他说,当年孙中山先生发现广大同胞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于是就发明了中山装。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出国访问都穿中山装。中山装的四个口袋分别象征“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以文治国;门襟五粒纽扣代表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可我们现在身上还有什么呢?几乎全是外国的。我们的传统服饰,应放在怎样一个位置?”说到这,身穿中式服装的彭林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我到哪讲学都是这身衣服,我要做一个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中国人!”

中国现行学位服源于基督教

彭林博士毕业时,被通知要穿学位服拍照,对此他很是抗拒。“你们大学毕业时穿的学位服,知道是什么服装吗?那是基督教袍,我们又不是教会学校,干吗学人家那一套?”众所周知,学位服是学位获得者在学位授予仪式上穿戴的正式礼服,是其获得学位的有形标志之一。据了解,世界各国、各校的学位服虽有差异,但基本款式大同小异,基本都包含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和垂布四部分。很多人穿着学位服时都觉得肥大的学位袍穿起来有点像神父和修女,经彭教授这么一说,大家恍然大悟。

学位服起源于基督教有史可循。据资料显示,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会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者。12世纪,基督教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神职人员,教会就在各个教区设立专门的培训场所,对教士进行读、写、算和教义基本知识的教育,并逐步形成了被称为“七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的课程,据说,这是原始大学的雏形。由于在培训场所学习的都是传教士,他们的日常穿着就是教会僧侣的模样,随着各类大学的创建,这种僧侣服就逐渐演变成了学生和教师的礼服。

据悉,13世纪初叶,法国巴黎大学首创学位制度,巴黎大学的校长还专门请人设计了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其他大学纷纷效仿,学位服便流传开来。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意识到,中国的大学应当有自己的毕业正装。2013年毕业季,中国美院师生穿上了自己设计的“中国式学位服”,虽比传统学位服有不少改变,但仍摆脱不了僧袍的窠臼。此外,江苏师范大学连续多年为研究生举行汉服毕业典礼,这种探索中国传统特色学位服的做法,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肯定。鉴于此,彭林提出,中国现行的学位服一定要改。

呼吁中国人设计中式学位服

据了解,我国在1994年以前,没有关于学位服的统一规定。1994年5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审定通过并印发了《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这套被称为“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惯例、统一规范的学位服”,款式、颜色与世界惯例大致相同,仅在学位袍袖口处绣有长城图案,袍的前襟纽扣采用中国传统的布制黑色“如意”扣,套头三角兜形垂布采用织有中国民族特色花纹的织锦缎制作。但质疑声随之而来,认为这种学位服缺少中国元素,西方特色突出,基本照抄西式学位服。

彭林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过“礼”。前两年,他指导学生在研究古代礼学文献的基础上,曾制作出两件先秦人穿的深衣,即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身体深藏不露。彭林这么做,是为改革学位服做准备。他认为,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完全可以根据传统民族服饰的特征,设计出一套属于中华民族的学位服。事实上,汉服爱好者和彭林有着同样的呼吁。无锡一家汉服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约十年前,网上就流传有以汉服为蓝本的“中国式学位服”设计方案。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汉服,保留了交领右衽、褒衣大袖、束带等汉族基本服饰特征,尤其是玄纁(黑色和红色)为主色的深衣,更加适合正式场合穿着。该负责人认为,深衣款式传承了几千年,说明它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可作为中式学位服的设计参考。

崔荣荣认为,提出“中国式学位服”是一个很勇敢的尝试,在某种程度上,它能够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争取到更多关注度。但他也表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饱含的技艺,同时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如何取舍并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设计中,是直接拷贝传统服饰样式,还是在设计中融入更多传统文化精神等,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他建议,设计中式学位服的当务之急,要通过各方努力,提高公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认知度,包括它的重要性、优越性,以及它对现代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随着这种认知度和接受度的提高,中国式学位服的出现便将水到渠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无锡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